在国清寺的东院,有一口非常特别的大铁锅。这口锅可是大名鼎鼎,几乎每个来寺院的香客都要特意去看上一眼。它叫“漏沙锅”,不仅因为它大得惊人,还因为它有个神奇的传说。
传说很久很久以前,如来佛祖曾经化身为一位高僧,来到国清寺讲经说法。这消息一传开,四方僧侣和香客蜂拥而至,寺里顿时人满为患。讲经说法固然重要,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却成了摆在寺院面前的难题。于是,寺院特意铸造了一口巨大无比的锅,用来为众僧煮饭。
开讲那天,如来佛特意吩咐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负责分饭,又请观音菩萨来掌勺煮饭。他交代道:“今天讲经只有一个时辰,时辰一到,就要开斋,千万别耽误了时间。”
观音菩萨接过任务,心里一点不慌。她肩挑泉水,三两下就把大铁锅洗得干干净净,倒入清水,又放好米,点燃灶火,开始烧水煮饭。
灶膛里的火“噼啪”作响,锅盖上渐渐冒出了热气,眼看着饭就要熟了。就在这时,观音发现灶下的柴快烧完了,于是她起身去柴房搬柴。
再说说这国清寺左侧有座罗汉堂,里面供奉着五百尊罗汉。这些罗汉虽然成天打坐修行,但这次听说请了个女人来掌勺煮饭,心里顿时不满了。一个罗汉嘟囔着:“我们几百个男子汉大丈夫,难道还不如一个女人?”另一个 ...
从前,有个名叫李鹏的小伙子上山砍柴。他走着走着,来到一个四面都是树林的地方,中间有一个荷花湾。只见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,把清澈的湾水映得一片嫣红,荷叶像一把把绿伞,露珠在上面滚来滚去,生机勃勃煞是好看。
李鹏一时被美景所迷,不由自主的走到水边,想仔细看看。到了水边,他惊讶地发现,水底隐约现出一座红砖绿瓦的房子。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,便捧起一把水洗了洗眼睛,再一看,那房子竟越发清晰,连门窗都能看得一清二楚。
李鹏不由得揉了揉眼睛,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便又捧了一把水洗脸,再趴到水面上看。这一看,他透过窗户,竟看到屋里有一位身穿粉红纱裙的俊俏姑娘,正在对镜梳妆。
李鹏心头一动,禁不住往前迈步,朝着水底的房子走去。奇怪的是,他的脚刚踏进水里,水就自动闪开,露出一条五尺宽的路来。他顺着这条路走了不一会儿,就到了那房子的门前。
刚推开门,只见门边跳出一只青蛙,忽地变成一个头扎发髻的小仙童,朝李鹏作揖行礼道:“公子,请进,俺家小姐可是盼你很久了!”说完,便引他进屋。
李鹏听得一头雾水,便问:“你家小姐是谁?盼我做什么?”
小仙童笑道:“公子,不瞒您说,屋里那位正在梳妆的姑娘,是我们家的主人荷花 ...
山塘乡的云峰岭,四季云雾缭绕,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烟海。在这云雾深处,有一座神秘的山峰,人们称它为“枞树山”。在枞树山的山顶,有四块奇特的大石头,形状活像四只兔子。
如果你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这些石头中,有大的有三尺见方,小的也有两尺见方,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,就像兔崽子依偎着兔妈妈。仔细一看,似乎每只兔子的脸上都带着淡淡的忧愁,那最大的“兔妈妈”石,仿佛还挂着泪珠。
山塘乡的村里人世世代代称它们为“玉兔石”。提到这玉兔石,村里的老人总爱讲起一个古老的传说。
很久很久以前,在云峰岭上,住着一对修行多年的兔子夫妇。他们已修炼得道,可以随意变化形态,并拥有一些法力。这对兔子夫妇育有四个活泼可爱的女儿,每个孩子都长着雪白的毛发,圆溜溜的眼睛,聪明伶俐,惹人喜爱。
一天清晨,雄兔正在山顶打坐,忽然一道金光从天边闪过,紧接着一片祥云缓缓降落,伴随着威严的钟声和仙乐,雄兔抬头一看,竟是玉皇天尊派来的天使传旨。
“仙兔,玉皇召见,速速随我上天!”天使不容分说地宣布命令。
雄兔怔了一下,虽然不舍得离开家,但也不敢违抗天命。他回头望了一眼家中的妻子和女儿,叮嘱了几句后,便踏上祥云,跟随天使飞向天庭。
到了天庭 ...
每年腊月二十三,民间都有蒸黄面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。然而,这一天对于穷书生李文柏来说,却注定不太寻常。
李文柏是山东一个贫寒人家的书生,长得白净斯文,性格耿直,但家境实在太过凄凉,住的只有半间破旧茅舍,既没亲人,也未成家,日子过得艰难无比。他虽年年苦读,但几次科考皆名落孙山,穷得连锅底都快见光了。
腊月二十三那天夜里,阴风阵阵,连灯火都摇曳不定。正在阴间,灶王爷下凡巡查,却发现就李文柏家没给他蒸黄面,这让他顿时火冒三丈,心里嘀咕着:“这穷书生平时不敬神,看来也没什么福分!我得好好治治他。”
其实,灶王爷早就对李文柏不满,只是苦于没有理由动手。这回,他终于找到了借口,立刻奔向阎王爷的殿堂,告了一状:“阎王爷,这李文柏阳寿已尽,命薄福短,还满嘴之乎者也,活着也是白搭!”
阎王爷听罢,眉头一皱:“既如此,就派人去把他捉来。”随即命两名赤发鬼前去阳间拿人。
那晚,李文柏正在昏暗的油灯下挑灯夜读,四周寂静无声,只有风声偶尔从破窗缝里钻进来,让人不由得心生寒意。他的眼皮渐渐沉重,脑子也有些混沌,心里暗想:“再读会儿就睡吧,明天还得早起……”
刚合上眼不久,迷迷糊糊间,仿佛听到有人在低声呼唤:“李文 ...
做人难,做好人更难,做神仙难,做好神仙难上加难。
很久以前,观音大士来到舟山一带,见这里风景秀丽,普陀山香火鼎盛,往来香客络绎不绝。然而,香客们每次过海都要冒着风浪,十分辛苦,甚至还有人因此丧命。观音大士心生怜悯,决心为百姓建一条安全通行的路,让大家免受海上风浪之苦。
她站在高处,眺望着普陀山和舟山岛东端的塘头山,暗自思忖:“要是能在这两地之间修一条海堤,该多好啊!可是修海堤需要大量石头和泥土,到哪里去找这些材料呢?”她想了想,决定去向东海龙王借。
于是,观音脚踏莲台,拨开海浪,径直来到东海龙宫。龙王见观音驾到,连忙迎上前来,恭恭敬敬地说道:“大士光临寒舍,有何贵干?”
观音开门见山地说:“龙王,我想修一条海堤,把普陀山和舟山岛连起来,这样香客们就不用冒险渡海了。我知道你家底殷实,海底不缺石头泥土,能不能借些给我?”
龙王一听,心里顿时不乐意了:修海堤?那不是占了我的地盘吗?不行,这事绝不能答应!可观音是大士,不能得罪,他转了转眼珠,假装为难地说:“大士啊,不是我不肯帮你,实在是东海日夜两潮,海水来势汹涌,未等你把堤筑好,就被潮水冲垮了。唉,费力不讨好啊!”
观音心里明白龙王是在推托 ...
九仙温泉位于奉新县澡溪乡九仙村,又名“九仙汤”,向来闻名遐迩,可提到它背后的传说,却鲜有人知。
很久很久以前,这片土地上曾因天灾而满目疮痍。据说,天上曾有十个太阳同时悬挂,炙烤着大地,河流干涸,庄稼枯死,百姓苦不堪言。这时,一个叫后羿的英雄挺身而出,他拉满神弓,一箭接一箭地射落了九个太阳。其中一个太阳坠落在这片大山上,大火熊熊燃烧了数百年,山体滚烫寸草不生,成了一片禁地。
不知过了多久,那颗被埋在山腰的太阳逐渐化作一颗宝珠,散发着耀眼的光芒。一天,一个法力高强的和尚冒险闯入火焰山,历尽千辛万苦才将宝珠取走。随着宝珠的离开,山上的火焰渐渐熄灭,可炽热的余温仍久久未散,整个山头干裂荒凉,无人敢靠近。
有一天,天上的九仙女因厌倦了天庭的寂寞,结伴来到凡间游玩。她们被大山的奇异景象吸引,飞到了这里。正当她们笑语欢歌时,突然在乱石堆中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小伙子。他满身烧伤,气息微弱,显然是受了重创。
最小的九仙女心地善良,忙从怀里取出一颗仙丹,小心翼翼地放进小伙子的嘴里。仙丹入口即化,九仙女轻轻扶起他,用嘴对嘴把仙丹的药力渡入他喉间。片刻后,小伙子的脸色恢复了些许红润,缓缓睁开了眼睛。
“这位 ...
话说阴曹地府的阎罗王,最近可谓春风得意。
他看中了一条生财之道,便命判官和小鬼备酒设宴,摆上名酒佳肴,百桌齐备,广邀各方土地爷来赴宴。这宴席明面上是联络感情,实际上却是打劫式的“礼尚往来”。迫于阎王的霸道,土地爷们每赴一次宴,就得带上厚礼。
阎罗王心里乐开了花——金银财宝如流水一般涌入地府。他自得地想着:“人敬我一尺,我还他一丈!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,这才是我的威风。”
土地爷们表面上笑脸相迎,实则个个心中苦涩。有些土地爷虽然心不甘情不愿,但也只能认命。毕竟阎罗王掌握着生死簿,稍有不从,就有可能被敲打得像秋后的芝麻一样脆裂。于是,他们送礼、拍马屁、奉承讨好,甚至幻想着阎罗王能在玉帝面前帮自己美言几句。然而,也有些土地爷骨头硬,其中最出名的,当属龙潭坪土地爷。他不仅不送礼,还从不低头。于是,他的地位自然也好不到哪去,长年窝在一座破败的小土地庙里。
这一天,龙潭坪土地爷空手赴宴,阎罗王见了心里窝火。他端起一杯酒走到龙潭坪土地爷面前,皮笑肉不笑地说:“你倒是够硬气啊,空手也敢来我这里。来,我敬你三杯酒,看你还能装到几时。”
龙潭坪土地爷淡定地接过酒杯,喝得一滴不剩,然后微微一笑:“阎罗王大宴群 ...
从前,有个穷汉叫得财。他父母给他取这名字,是盼着他能发财致富,可他都三十好几了,还是个穷光棍,穷得连饭都吃不饱。
这一年,得财听说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很灵验,心想:“不如去求菩萨显显灵,保佑我发大财!”于是他收拾了一点干粮,赶路去了。
到了普陀山,得财从山脚拜到山顶,又听说梵音洞的观音菩萨更灵,还会显身,就跟着一群香客往梵音洞赶。不过去梵音洞可不容易,要走过一片海涂。涨潮的时候,风浪又急又大,落潮的时候,泥泞又会把脚陷进去,弄得人寸步难行。人们只好趁着落潮,赤脚淌过去。
得财站在海涂边上,看着那些香客一个个小心翼翼地跋涉,心里冒出个念头:“要是我有条小船,在这儿给人摆渡,那不仅能行善积德,还能赚点钱糊口,多好啊!”越想越觉得这主意靠谱,他索性就在海边搭了个茅棚,开始向香客募捐,说是要买船来方便大家。
香客们一听这是好事,都愿意帮忙,有的捐了几个铜板,有的给了一点碎银。得财忙活了几个月,终于凑了买船的钱。可就在这时候,他看着手里一堆闪闪发亮的银子,心里又起了贪念:“这些钱留着多好!反正还能再募几年,没人会催我买船。”
于是,他天天蹲在茅棚里继续募捐,香客们也不疑有他。几年过去,得财腰包鼓起 ...
很久以前,有个年轻人叫李凡,他肩挑一副扁担,挑着两个木箱,摇着拨浪鼓,走街串巷,靠卖些针线、纽扣、剪刀等小杂货为生。他待人诚实厚道,老少皆宜,乡里人都叫他“李货郎”。李凡虽然买卖红火,但生活却一直清苦。这是因为每当有人遇到困难,他总是倾囊相助。尽管赢得了乡邻的称赞,但到三十岁时,他还是一贫如洗,连个媳妇也没娶上。
一天傍晚,李凡挑着货箱赶路,口渴得厉害,却找不到水源。他走到一片荒山野岭,忽然看到山坡上长着一棵巨大的白菜。这棵白菜出奇地高大,叶子翠绿,帮子雪白,犹如玉雕一般。他心想:“这地方怎么会有白菜呢?也许是风把种子吹到这儿,再加上雨水滋润,才长成了这般模样。我摘回去,煮一顿菜也算解解渴。”他费了好大劲才把白菜拔起,放进箱子里挑回家。
到家后,李凡打开箱子,却吓了一大跳!那棵白菜竟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姑娘。姑娘肌肤如雪,眼眸如水,穿着一身翠绿衣裙,笑盈盈地站在他面前。李凡吓得结结巴巴地问:“你……你是人还是妖?”
姑娘掩嘴轻笑,说:“李货郎,你别害怕。我叫青兰,是白菜仙子。见你心地善良,却孤苦无依,所以化形来助你。如果你不嫌弃,我愿意做你的妻子,和你共度余生。”李凡见仙女般的人物竟愿意 ...
从前,在一个遥远的地方,有一个专门吃火的妖魔。它不吃别的,只吃火,哪里有火,它就去哪里,把所有的火都吞掉。失去了火的地方,就变成了冰冷的世界,生机全无。
这一年,火魔来到了长白山下,山上的雷火被它吞了,天空不再下雨,气候开始变得寒冷。山上的野火也被它吃光了,气温骤降,百姓们感到越来越冷。最可怕的是,火魔还打算吃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火源,导致百姓无法做饭,只能忍饥挨饿,最终全都饿死。
村民们再也忍受不住了,决定联合起来消灭火魔。因为他们知道,火魔最怕冷,所以大家用雪球和冰块攻击它。尽管火魔被捉住,束手无策,村民们却不敢掉以轻心,他们用铁链将火魔紧紧捆住,把它埋进了长白山深处。
然而,火魔并没有死。相反,它在地下吞噬了更多的地下火,变得更强大了。为了报复,每年七月十五这一天,它都会喷出浓烟和烈火,将积攒一年的火力释放出来。大火蔓延,摧毁山林、草地、动物,甚至吞噬了村庄和农田。火焰持续了整整四十九天,才渐渐熄灭。第二年,火魔依然如故,年年如此。
长白山变得光秃秃的,所有的生命几乎都消失了。每当火魔喷火的那几天,山下几百里的人都无法忍受那种热浪,其他时间则是冰冷的世界,水滴会在空中结冰。人们无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