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锋的故事-捐出全部积蓄支援建设

雷锋的故事-捐出全部积蓄支援建设
写字桌与果丹皮阳光洒在抚顺市的大广场上,广场上红旗招展,锣鼓喧天,扭秧歌、耍旱船的队伍穿梭其间,好不热闹。街头巷尾,到处是笑容洋溢的人们,穿着节日的新衣,庆祝人民公社的诞生。
那天是星期日,雷锋休息。他刚从书店出来,手里还拎着几本毛主席著作,忽然被街上的热闹景象吸引住了脚步。他站在人群中,望着那片欢腾,心里一阵激动。
“多好的日子啊!”他心想,“这是党带领人民走出来的新生活。人民公社是咱们共同的家,我是人民的战士,我也该为这个‘家’做点事才对。”
说干就干,雷锋马上转头去了储蓄所,把自己这些年来在工厂和部队攒下的全部积蓄——整整两百块钱,全取了出来。他紧接着又赶到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,敲了门,走进去后笑着说:
“同志们,我有点心意想献给咱们公社,这些钱,就当是我为‘家’做点小贡献吧。”
说着,他把那一叠钞票放到了桌子上。
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听,连忙站起来:“哎,同志,你这份心我们收到了,可这钱……不能收啊!你还是存回银行支援国家建设,或者自己留着用,要不就寄回家吧。”
“寄回家?”雷锋的眼神忽然黯淡了一瞬,但随即坚定起来。他轻声说:
“家?我的家在哪?我从小失去父母,是党把我从苦水里捞出来,给了我饭吃、有书读、还有今天的幸福生活。对我来说,人民公社就是家。我要把这点钱留给‘家’。要是我的父母还在世,我相信他们也不会拒绝我这一点心意。”
说到这儿,他眼圈红了。
“我是吃百家饭、穿百家衣长大的。今天我有点能力了,总该回报社会,回报党。”
他一字一句说得十分恳切,声音虽不高,却句句打动人心。办公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,空气仿佛都凝固了。雷锋的眼泪掉了下来,在场的人也都默默地抹起了眼角。
最终,一位干部轻声说:“雷锋同志,我们收下你的一半吧,另一半你还是留着。你的心意,我们全体社员记在心里。”
这一百块钱,看起来不多,但却成了整个和平人民公社最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不久后,雷锋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:辽阳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洪涝灾害,许多百姓房屋被淹,生活困难。他心里一紧,立刻做出决定。他拿出当初公社没有收下的那一百元钱,附上一封慰问信,默默地寄给了辽阳市委。
信里这样写着:
“亲爱的同志们:
听闻辽阳遭灾,我心如焚。这点钱不多,但代表着我一名战士的一点心意,请转交给最需要的灾区群众。希望大家团结一致,战胜困难,重建家园!
——雷锋”
几天后,他收到回信。市委表示感谢,并告诉他,党中央和毛主席已经调动飞机运送物资支援灾区,同时婉拒了这笔捐款,希望他能把钱存入银行,支援国家建设。
部队领导知道这件事后,非常感动。他们在会上讲:“雷锋同志的行为,展现了一名人民子弟兵崇高的理想和无私的精神,我们每个人都要向他学习!”
不过,也不是所有人都理解。有的战士私下嘀咕:“他也太傻了,自己都不留点儿。”
雷锋听到了这些议论,却毫不动摇。他在日记里写道:
“有人说我是‘傻子’,可我不这么看。我愿意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。如果这叫‘傻’,那我甘愿一辈子做这样的‘傻子’。革命需要这样的人,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。我的心只有一个方向,那就是党和人民。”
雷锋不仅出钱出力,还响应党的号召,支援农业生产。就像他在矿山工作时一样,他利用周末和假期,和几个战友组成“小分队”,到附近农村捡粪施肥,支援公社春耕。
有一天,他又来到和平公社办公室,一进门就爽朗地说:
“同志,我们收集了一些粪肥,你们公社要不要?”
干部一愣,随口问:“多少钱一担?”
雷锋笑着摆手:“不要钱!这是我们送来的,给公社发展生产用的。”
干部有些为难:“我们最近正忙着开春耕大会,抽不出人手去取啊。”
“那就我们来送吧!”雷锋一口答应下来。
第二天天还没亮,雷锋和十几个战士自发组成“送粪队”,有的抬、有的挑,冒着寒风,把八百多斤粪肥送到了公社的地头。
公社党委书记听说了这件事,非常感动,立刻在社员大会上讲了这个故事:
“同志们,八百斤粪肥不算什么,重要的是解放军对我们老百姓的情谊!这不是普通的肥料,这是雷锋同志一颗滚烫的心!”
社员们听了,心头都热乎乎的。很多人当场表示,要像雷锋那样热爱集体、热爱国家,把公社办得更红火!
雷锋,就是这样一个人。他的名字,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;但他的行为,却在无声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