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锋的故事-帮助战友的热心肠

在部队里,雷锋从来不是一个只顾自己的人。他知道很多战友都想学习进步,可是书太少,看书成了难事。于是他用自己省下的津贴,买了一大堆书装进挎包里,谁想看都可以来找他借。

但书越攒越多,挎包根本装不下。雷锋干脆自己动手,用木板钉了一个小书架,放在宿舍一角。大家来来往往都能随手拿书看看,读完就放回去。这个书架很快在战友中成了“香饽饽”,大家亲切地叫它“小图书馆”。连队的文艺青年还给它编了段快板:

不用上书店,不用把腿跑;不用借书证,不用打借条。你要想看书,就去找雷锋。

这小小图书馆,读者真不少,连长也翻翻,小乔也来找。小乔认不全字,雷锋耐心教。

说起这小乔,他是和雷锋一块入伍的,干活不含糊,就是文化底子薄,书一多就发怵。每次一提学习,他就挠头,想逃。雷锋没放弃他,经常拉着他说:“文化不高没关系,关键是要想学,肯下功夫。”

“可我一看见课本就头大。”小乔苦着脸。

雷锋笑着拍拍他的肩:“那你就别一个人闷头学,咱俩一起看。我陪你。”

image.png

慢慢地,小乔也开始认真起来。有次语文测验,他居然拿了一百分,激动得跑去找雷锋:“哥,我考一百分了!”

雷锋乐得眼睛都眯起来:“怎么样?我说你行吧!”

后来,雷锋想考考他,就出了几道算术题让他做。小乔一看,眼睛一亮:“这题我熟,都会!”说着摸口袋找笔,结果摸了半天,脸色一变:“哎?我的笔呢?”

雷锋把自己的金笔递过去:“用我的。”

“这多不好意思……”小乔迟疑着。

“拿着吧,赶紧做题。”雷锋一笑。

小乔做完题,全对。雷锋赞了一句:“你小子真有进步!”

“还不是你帮的……”小乔把笔递回去。

雷锋一摆手:“留着吧,这笔就送你了。”

“别啊,我明天去买。”小乔急了。

“别买了,我还有呢。”

雷锋不光在学习上帮人,在生活中也是出了名的“热心肠”。

有一次,小周收到家里的一封信,平时活泼开朗的他一下子变得闷闷不乐,连最爱的家乡小调也不唱了。雷锋留心观察,问他:“怎么啦?家里有事?”

小周摇头:“没事,就是想家了。”

雷锋没多说,但心里记下了这事。一天,小周洗衣服时不小心把信掉了出来,雷锋捡起一看,才知道小周父亲病重,家里指望他寄点钱救急。

他知道,小周不会主动请假,也不会向部队张口。于是雷锋悄悄记下地址,回宿舍后用小周的名义,写了封信给他家里,还把自己省下的十块钱寄了过去。

不久后,小周又收到家信,写道:“你寄的钱收到了,正好给你爸看病用。病情好转了,你安心干吧。”

小周看着信,一脸疑惑:“我没寄钱啊?”他问了好几个战友,没人说清楚。后来才知道,是雷锋替他寄的。

小周感动得说不出话,只是拍了拍雷锋的肩:“哥,谢谢你……”

还有一次,小韩的裤子不小心被电瓶里的硫酸烧了个大洞,天又冷,他累得实在不想动,就将就着睡了。雷锋夜里回来,发现那破裤子,二话不说,拆了自己帽子里的衬布,趁着夜深人静,给小韩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。

等裤子缝好,雷锋轻轻把它盖回了小韩的被窝。第二天出操回来,小韩一摸裤子,“咦?补好了?”他四下打听,没人承认。直到有个战友悄悄告诉他:“你看看雷锋帽子里的布。”

小韩一看,帽子果然缺了块衬布,心里一热,眼圈都红了。

像这样的事,战友们几乎每天都能从雷锋身上看到。谁袜子破了,谁衣服脏了,谁心里不舒坦,他都默默帮忙。有战士感慨地说:“雷锋啊,就像个酿蜜的蜻蜓,把香甜撒到我们每一个人心头。”

雷锋从没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。他常说:“我活着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好,是为了让更多人都能过得更舒服。”

他,就是这样一个人。默默做事,不图回报,却用一点一滴,把温暖撒满了连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