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锋的故事-雷锋的眼泪

雷锋的故事-雷锋的眼泪
写字桌与果丹皮1960 年初,国家正处在一个极其艰难的时期。自然灾害频发,经济下滑,苏联突然撕毁合同撤走专家,一切像是迎头砸下的冰雹。为了让部队的官兵们认清现实、鼓起干劲,连队里展开了“两忆三查”运动。
那天晚上,连里组织大家看了一场老评剧,叫《血泪仇》。剧中的主人公王东才一家被地主欺压得死去活来。演到高潮时,王东才的妹妹小贵芳哭着跪在地上求情的那一幕,突然戳中了雷锋心中最柔软又最痛苦的地方。
他坐在座位上,眼圈一点点红了。
回到宿舍,他一言不发,回身拿出日记本,坐下来一笔一划地写:
“看了今晚的评剧《血泪仇》,让我想起小时候的那些事……王东才他们的苦,就是我们家的苦……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,不能忘了是谁让我们从地狱里爬出来的……”
第二天,连里开了一次忆苦大会。雷锋站起来,声音开始有点颤抖,但他说:“我今天要讲的,不是戏里的事,是我家里的真事。”
他的嗓音不大,可是整个礼堂都安静下来。
他咬着牙说:“我爸是个苦工,天天在码头干重活。有一次因为病了耽误了活,被工头打了一顿,活活拖死了。我妈带着我们兄弟几个讨饭过活,后来她实在熬不下去,投井了。”
说到这里,雷锋眼泪掉了下来。
“我还记得,那时候我六岁,躲在柴垛后头,看着妈的身影一头扎进水里……我不敢哭,我怕被地主抓去当童工。”
“那些地主、资本家,他们天天抽大烟,压榨我们,逼我们卖命。我们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,我的小弟弟因为饿死在我怀里,我……我真的永远忘不了那天的风有多冷……”
现场一千多人静静地听着,很多人偷偷抹眼泪。
突然,一个声音响起来:“雷锋的苦,就是咱大家的苦!”
“不能忘记阶级仇,不能忘记血泪账!”
“为我们的父母兄弟报仇雪恨!”
口号声此起彼伏,像一股热浪席卷整个礼堂。那一刻,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:我们今天的好日子,是用血换来的。
雷锋的控诉像一把火,点燃了许多战友心中的回忆。一个接一个的士兵站起来,讲述他们自己的苦难经历,有人说小时候在地主家放牛,冬天光着脚,有人说爹娘被逼债,自己差点卖到黑窑里去。
连队指导员看着雷锋,眼圈也红了。他说:“雷锋讲得对,我们得把这仇,这苦,记在心里,化成干劲,干革命,搞建设。”
沈阳军区的领导看到雷锋的忆苦材料,在上面写了批语:
“雷锋的苦,是千千万万穷人的缩影。他的精神,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。有人十一年就忘了旧社会的苦,那雷锋就要提醒我们:什么叫不忘初心!”
过了几天,雷锋在营地干完活,坐在树下和一位新战士聊天。
雷锋问:“你觉得旧社会为啥穷人受苦,富人过好日子?”
那个战士挠了挠头说:“唉,我想,大概是命不好吧。”
雷锋笑了笑,说:“那现在呢?怎么换了命了?其实不是命,是权在谁手里的事儿。以前印把子在地主资本家手里,咱们当牛做马。现在共产党来了,咱们自己当家作主了,这才有了好日子。”
战士恍然大悟,点头连连:“对,是这个理儿。”
一个星期六的晚上,营房里气氛特别温馨。有人看书,有人下棋,有人写信回家。雷锋坐在桌前,写下一篇稿子,准备贴到墙报上。
他写道:
“想起来,好心酸;忆往昔,苦难言。
过去,咱穷人连口热饭都吃不上。穿麻袋当衣裳,破屋漏风,雨一来,屋里屋外一个样。孩子们饿得直哭,大人去讨饭,还常常被赶出来。
地主来逼账,咱拿着家里仅有的锅碗去当铺。一件件换完了,还不够。后来干脆举家流浪,为了吃口剩饭,挨打是常事。
可今天,我们能坐在这里写信、看书、说笑,这是谁给的?是共产党,是毛主席!所以我们不能忘本,更不能松劲,要拿出全身力气,好好干,干出一个人人吃饱穿暖的新中国!”
这篇文字贴出去后,引来全连战士围观。有人感动地说:“雷锋写的不是他一个人,那是写咱们全体穷人的过去!”
从那以后,连里的“忆苦思甜”教育更深入了,战士们干起活来也特别卖力。雷锋的故事被一传十、十传百,感动了整个军区。
他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。他常说:“我不过是千万个穷苦孩子中的一个。现在好了,我就得对得起这翻身的日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