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锋的故事-用信仰点亮人生

刚参军那会儿,雷锋是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,个子不高,脸总是晒得黝黑。但很快,大家发现他身上有一股劲儿,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劲儿。尤其是对学习毛主席著作,那真是动了感情的。他常说:“毛主席的书,我是一遍一遍地看,越看越有劲,脑子里一下就亮了!”

雷锋不仅自己学得起劲,还乐于帮身边的战友一起学。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他带着全班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五十多篇,有些文章像《为人民服务》《纪念白求恩》《将革命进行到底》,反复学了十遍以上,还写了不少心得。每次学习完,他总爱问大家:“你们有没有啥想法?我觉得吧,这些话不光得记在脑子里,更得落在行动上。”

记得有一次,班里新调来了两个同志,一个脾气火爆,一个做事拖拉,刚来不久就和人闹了点矛盾。班里不少人开始打退堂鼓,觉得“四好班”的目标可能泡汤了。

image.png

可雷锋没有这么想,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,说:“咱们当兵的,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?毛主席说了,共产党员对落后的同志不能轻视,要亲近、团结、说服、鼓励。咱们要照着这话做。”他说着还拿出毛主席著作中的原文,一句句带着大家对照着反思自己。

这些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,气氛一下子变了。有人低头说:“我也太急躁了,对新同志确实该再耐心点。”从那以后,班里谁也不再抱怨,反而一块儿帮那两个新兵适应,最后他们也变成了骨干。

雷锋学毛主席著作,不是为了“显摆”,而是为了更好地“干”。他常说:“毛主席的书对我来说,就像吃饭的粮食、打仗的武器、开车的方向盘,少了哪一样都不行!”他在一次团代会上还打了个比方:“你看,打仗没枪不行,开车没方向盘也不行,干革命更不能没思想武装!”

雷锋的日记里也写过:“我学习了毛主席的书,懂了不少道理,越干越有劲。这股劲儿,我觉得一辈子也使不完!”他对毛主席的信仰,已经深深扎根在他心里。他甚至写道:“我的每一个细胞里,都流淌着党的血液。”

雷锋不光是学理论,还把这些东西活学活用。在学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和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时,指导员专门给他讲了背景,还重点说了“谁是我们的敌人?谁是我们的朋友?”这些问题。他听完之后,在笔记本上写下:“搞清这个问题,是一切革命工作的基础。”

他总喜欢记笔记,红笔、蓝笔、铅笔轮番上阵。比如读《整顿党的作风》时,他看到那句“每一个党员,必须以全党利益为出发点”,立刻用红笔划了好几道,还在旁边写上“牢记”两个字,并画了圈。他看到“闹名誉、闹地位、闹出风头”的那一段,写下“没出息”三个大字。他说:“学得再多,不落地,都是白搭。我要用学来的东西,改造自己,干好工作。”

他还特别喜欢列宁的一句话:“谁怕用功夫,谁就无法找到真理。”这句话他抄了下来,贴在床头,每天早上都要看一眼。他说:“我学习不是为了当什么‘学习积极分子’,是为了多为人民干点实事。为人民服务,就得有真本事。”

雷锋一有空就拿着书本读,有时候连站岗、洗衣服的间隙也不放过。有人问他:“雷锋,你不累啊?”他笑笑说:“脑子一亮,干活就带劲儿,越学越觉得自己以前太浅了。”

他对自己要求很严,有时候战友们晚上都休息了,他还在灯下写心得。日记上写着:“我要把毛主席思想学到手,扎根在脑子里,落在行动上,开花结果。”

他还经常组织战友们交流心得,有时一本书大家传着读,每人都写点体会,然后再一起讨论。有人不太愿写,他就鼓励说:“写出来哪怕就两句,至少说明你在想,在动脑子!”

雷锋的坚持和热情,慢慢感染了全班。大家开始主动学习,互相提醒、帮助,连原本不太主动的同志也开始积极写读书笔记了。雷锋高兴地说:“这才叫一个班!咱们得一块儿进步,一块儿往前冲!”

雷锋在自己的日记中曾写道:“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。”这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他对生活和信仰最真实的写照。他始终坚信,理论联系实际,是改变自我、服务人民的最好方式。他说:“学到的每一个道理,如果用在生活里、战斗里、工作里,那才是真的学懂了。”

这,就是雷锋。他不是生来伟大,而是靠一天天、一点点,用思想武装头脑,用行动践行信仰,把“为人民服务”刻进了骨子里。也正因如此,他的一生虽短,却无比厚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