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锋的故事-新兵雷锋

image.png

1960 年 1 月 2 日,清晨的辽阳市南郊,寒气还未散尽,工农干部学校门前已经热闹非凡。大楼外拉起了红色横幅,广场上锣鼓喧天,红旗迎风招展,喇叭里一遍遍放着《我是一个兵》,歌声铿锵,让人听了就热血沸腾。

今天是征兵入伍的日子。

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应征青年和送行的亲友把广场挤得满满当当。人群里,有个特别显眼的小伙子——他穿得干净利索,脸上带着阳光般的笑容,眼神里透着一股子坚毅和热情。他就是雷锋,从鞍钢矿山来的。

不过,因为体检时身体条件差了点,他暂时被编进了预备队。这对他来说,是个不小的打击。

第二天一早,吃过早饭,雷锋听说发放军装的活儿特别紧张,就主动找到了负责被服的陈助理员。

“同志,有什么活儿交给我吧,我闲不住!”雷锋站得笔直,眼睛亮闪闪的。

陈助理员指了指那一大堆军装,还没开口,雷锋已经撸起袖子冲了过去,“明白,开始干吧!”

他一头扎进衣物堆里,和陈助理员一起分拣军装,一件件按大小号挑出来,又整理归类。两个人干了两个多小时,陈助理员腰都直不起来了,停下来活动一下,发现雷锋还在那儿满头大汗地忙活着。

“小雷,歇一会儿吧,看你都喘了。”他有些担心地说。

雷锋咧嘴一笑,脸颊红扑扑的,眼睛眯成一条缝:“这点活儿不算啥,还没干完呢,等干完了再休息也不迟!”

那天下午,他们提前完成了任务。雷锋回到宿舍,衣服上沾满了棉絮,脸上的汗珠却反着光,他觉得特别踏实。

接下来的几天,他一门心思扑在帮忙分发军装上。1 月 5 日,他和陈助理员把六个连的服装都预分完毕。最后,他顺手拿了一套最小号的军装和棉帽试了试,对着镜子转了一圈,高兴地问:

“你看,我像不像个解放军?”

“像!可精神了!”陈助理员毫不犹豫地说。

雷锋脱下军装,轻轻放回原处,嘴里念叨着:“我一定要穿上一套,早晚的事!”

那天晚上,陈助理员出去熟悉新兵连的宿舍位置,路上看见雷锋一会儿提水、一会儿送信,三楼两楼地跑个不停。他一打听才知道,雷锋干脆住到了站部办公室,自封了“义务通讯员”,打水、扫地、送信、跑腿,全包了。

“这个小雷锋呀,真是心灵手巧,一点不用人吩咐,活儿都抢着干。”首长们私下里都夸他。

1 月 6 日下午,新兵们陆续换上了新军装,一个个精神抖擞地站在操场上。雷锋望着他们,眼神里多了点急切。他跑到接兵首长那儿,直截了当地说:

“首长!你看,他们都穿上军装了,可我……我也想穿上啊!”

首长们听了都笑了,不过谁都明白,这不是虚荣,而是一个青年对军装、对军人的深深向往。

市武装部的领导、接兵部队的营长荆同志等人,专门又开了个小会,讨论雷锋的入伍问题。虽然他身体条件确实差点,但他的思想、态度、表现,大家都看在眼里。

“这样的兵,不收,那才真是可惜了!”最终,众人一致决定:破格录取!

1 月 7 日,雷锋接到正式入伍通知。他高兴得像个孩子,脸上挂着止不住的笑容。他从陈助理员手里接过一套属于自己的小号军装,立马转身冲进新兵连队。

第二天,他穿得整整齐齐,精神得像个新刷出来的钢钉。走的时候,他郑重地对武装部首长说:

“感谢党,感谢首长破格收我入伍。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,当一个真正的好战士!”

他立正、敬礼,一气呵成。话刚说完,又主动去帮忙搬行李、运干粮,忙得不亦乐乎。

出发那天,阳光正好。雷锋走在队伍的最后面,身姿挺拔,眼里闪着光。他一边走,一边哼着小曲,像是把心都唱了出来。

火车站的月台上人山人海,送行的人群拉成长龙。鼓乐声中,战士们一个个登上列车,雷锋在上车前,朝着辽阳的方向深深望了一眼,然后抬脚登车,奔向那个梦寐以求的新起点。

汽笛一响,列车缓缓启动,新战士们的身影渐行渐远。雷锋的军旅生涯,也从这一刻正式开始了。

他终于穿上了那身梦寐以求的军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