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锋的童年

雷锋的童年
写字桌与果丹皮1940 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,庚辰年冬日,雷锋降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塘冲的一间破败茅草房里。这三间茅屋背靠山坡,面向冲口,原是地主家招工的长工房,如今却成了雷锋一家三代栖身之所.
因为雷锋出生在庚辰年,所以雷锋乳名叫庚衍子,上小学时取名雷正兴,参加工作后改名雷锋。
雷锋出生的年代,正值日寇铁蹄践踏中华大地,山河破碎,生灵涂炭。雷锋一家祖孙三代,更是饱受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,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。
雷锋的祖父雷新庭,一辈子为地主当牛做马,最终却被逼债活活逼死。
雷锋的父亲雷明亮,曾是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乡农协会长,怀揣着打倒列强、除军阀的壮志。然而,蒋介石背叛革命,“四·一二”政变让革命希望破灭。雷明亮被迫离开农村,流落到长沙市仁和榨油盐号当挑夫。1938 年,日军进犯长沙,国民党当局却消极抵抗,仓皇失措中竟纵火焚城。不愿做亡国奴的雷明亮在逃出长沙时,被溃兵毒打,身负重伤,回到家乡勉强支撑,靠租种地主的八亩薄田度日。
1944 年,日伪军进驻桥头铺,为了躲避日伪军的抢掠,雷明亮与乡亲们深夜挑粮上山,却在村口被发现,日伪军夺走粮食,将他打得头破血流,奄奄一息。虽经抢救侥幸活了下来,但终因伤病交加,无钱医治,于 1945 年春撒手人寰。临终前,他抚摸着雷锋的头,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嘱咐:“不要怕那些吃人的豺狼,要活下去,要报仇!”
父亲的离世,让本就艰难的家庭彻底失去了支柱。哥哥雷振德年仅十二岁便去津市的机械厂当童工,却因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,染上了肺结核。一场工伤,无情的机器夺走了他的一节手指,资本家不仅不予医治,反而将其解雇。为了糊口,他又到深湾一家印染厂当童工,最终也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,含恨而逝。
接连失去丈夫和儿子的打击,让雷锋的母亲痛不欲生。不久,体弱多病的弟弟小金清也因饥寒交迫,夭折在母亲的怀里。
雷锋的母亲姓张,是位铁匠的女儿。幼时因家贫被送入长沙育婴堂,后被一杨姓人家收养。嫁给雷明亮后,她操持家务,下地劳作,还曾给资本家当女工,到地主家做女佣。多年的苦难生活,磨砺了她坚强不屈的性格。丈夫和儿子的相继离世,让她悲痛欲绝,却更加坚定了她活下去的信念——她要尽一切努力,将雷家最后的血脉,小雷锋抚养成人。1947 年,她在唐四滚子家当女工,生活的重压让她变得沉默寡言,常常背着人偷偷落泪,或跑到丈夫的坟前哭诉。面对这万恶的旧社会,面对地主恶霸的凌辱,她感到绝望和无助。
一个夏夜,雷锋的母亲独自坐在床边,默默流泪。雷锋跑过来,依偎在母亲身边,稚声稚气地说:“妈妈,您别难过,我会听话,我会快快长大,我会种田、做工,养活您。”
雷锋的懂事,更加刺痛了母亲的心。她紧紧地搂住雷锋,泪水如断线的珍珠般滴落在雷锋的脸上,哽咽着说:“孩子,你还小,不懂人世的艰难。要是没有了妈妈,你可怎么办啊……”
雷锋仰起头,看着母亲泪眼婆娑的脸庞,坚定地说:“妈妈,您别哭,我听您的话,我不离开您!”
母亲用颤抖的手抚摸着雷锋稚嫩的脸庞,长叹一声:“孩子,看你小脸小手这么脏,来,妈妈给你洗洗……”
她打来一盆清水,仔细地擦拭着雷锋的脸和手,然后将他紧紧抱在怀里,悲声道:“孩子,苦命的孩子!你要记住,你的亲人都是怎么死的……”
雷锋稚嫩的心灵无法完全理解这残酷的现实,但他还是强忍着泪水,低声说:“妈妈,我记得,爸爸、哥哥、弟弟都是怎么死的……”
母亲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,泪水决堤而下。她抚摸着雷锋,不忍心留下年仅七岁的儿子孤苦伶仃,却又无法忍受这万恶的旧社会。面对地主恶霸的凌辱,面对宗族势力的压迫,她看不到任何希望。最终,她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。
她脱下自己的外衣,轻轻地盖在雷锋身上,声音颤抖着说:“孩子,穿上妈妈的衣服,暖和些,以后,妈妈不能再疼你了……”
“妈妈!”雷锋疑惑地望着母亲。
母亲强忍悲痛,将雷锋送到六叔奶奶家,托付她照看。然后,便回到家中,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。
雷锋母亲的死,是对这万恶旧社会的控诉,是对压迫和凌辱的无声反抗!
当小雷锋跑回家时,看到的却是母亲冰冷的遗体悬挂在房梁上。他哭喊着扑向母亲,紧紧抱住她的双腿,撕心裂肺地呼唤着:“妈妈!妈妈!”
然而,母亲再也听不见他的呼唤,再也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了。
年仅七岁的雷锋,还无法完全理解什么是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,但他亲眼目睹了父亲、母亲、哥哥和弟弟的悲惨离世,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,将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