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地藏二收徒

金地藏二收徒
写字桌与果丹皮建议先看上篇:金地藏收徒
金地藏收下道明为徒后,见这孩子聪慧听话,十分欣慰。这日,他嘱咐道明留在洞内静心修行,自己则下山化缘,为建寺做准备。
他披着破旧的僧衣,刚踏出石洞,正欲下山,忽见一位衣着华贵的老者气喘吁吁地奔来,一脸焦急,连连作揖:“大师,可曾见过一个小童?”
金地藏看他锦衣华服,气质不凡,便合掌答道:“阿弥陀佛!施主寻人所为何事?”
老者正是九华山的大财主——闵公。他急切地说道:“大师若见着了,还请告知。他是我的独子,已失踪数日,家中上下忧心如焚!”
金地藏平静地答道:“就在洞内。”
闵公闻言大喜,忙问:“那为何不出来?”
金地藏淡然道:“他已剃度出家,皈依佛门。”
“什么?出家?”闵公瞪大双眼,难以置信地后退一步,随即怒道,“大师,这可是我的独子!他还年幼,全家都指望着他传宗接代,如何能出家?求求大师,放他回家吧!”
金地藏慈悲地看着他,缓缓道:“阿弥陀佛!施主,你儿已有佛缘,出家乃他本心。此刻让他回去,只怕他自己也不愿意了。”
闵公顿时心急如焚,扑通一声跪倒在金地藏面前,连连磕头,哀求道:“大师,我儿年幼不懂事,怎能如此轻率?求您大发慈悲,让他回家!道明,儿啊,你快出来!你娘整日以泪洗面,盼你回家盼得眼睛都哭肿了!你若不回去,叫我们如何活下去?”
洞内的道明听得心酸,走至洞口,扑通一声跪下,含泪对父亲说道:“父亲,孩儿并非不孝,而是此生已得佛缘,愿随师父修行,望您成全!”说罢,他将当日被猛虎围困、幸得师父搭救的事情一一道来,言辞坚定,不肯回家。
闵公听后又急又怒,但知儿子向来说一不二,顿觉天塌地陷。他仰天长叹,泪流满面,转身再次跪向金地藏,叩首哀求道:“师父救我儿性命,我无以为报。若师父愿放他回家,您要什么,我皆愿奉上!”
金地藏摇头道:“阿弥陀佛!贫僧乃出家之人,四大皆空,别无所求。只是想在此山寻一块宝地建寺,以了心愿。”
闵公闻言,连忙点头:“好!好!恩师救我儿之恩,我本该感激涕零,哪怕献上整座山,也心甘情愿。九十九峰皆归我所管,恩师看中哪里,尽管挑选!”
金地藏微微一笑:“贫僧只要一‘袈裟之地’。”
闵公一愣,疑惑地问道:“‘袈裟之地’?袈裟能有多大?恩师何必如此客气?我领您去挑一块好地方吧!”
“不必了。”金地藏刚起身,忽然,眼前一道神光闪耀,他顺着神光指引的方向走去,闵公见状,也连忙跟上。
两人来到一处岭头,只见神光围绕山岭旋转了一圈,紧接着大放光芒。金地藏心生欢喜,连声念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朝四方叩拜。
闵公却什么也看不见,只见金地藏对着四方顶礼膜拜,疑惑不解:“恩师,您是看中了这里?”
金地藏微笑点头:“正是。”
闵公皱眉看了看四周:“可这岭又小又荒,我们几代人从未把它放在眼里,也未见过什么神光。恩师,您要不要再看看别处?”
金地藏淡然一笑,道:“此乃神灵宝地,施主可是舍不得?”
闵公连忙摆手:“恩师言重了!不是舍不得,而是这地方实在太小,怕委屈了您。我这里好山好水的地方多得很,恩师何苦选这块荒岭?”
金地藏坚定地说道:“贫僧既然开口,自不会更改。”
闵公见他如此执着,叹了口气:“好吧,既然恩师执意要这岭,那便依您所愿。”
金地藏微微一笑,缓缓说道:“既然施主答应了,那贫僧便只取‘一袈裟之地’,多一点也不要。”
说罢,他解下自己破旧的袈裟,朝空中一撒。
只见那袈裟迎风而展,顷刻间化作一张无边天网,转瞬之间笼罩住整个九十九座山峰。
闵公目瞪口呆,惊得倒退数步,旋即反应过来,猛地跪倒在地,磕头道:“恩师佛法无边,弟子有眼无珠,竟不识高僧圣德!弟子愿皈依佛门,恳请恩师收我为徒!”
金地藏合掌道:“阿弥陀佛,善哉善哉!”
就这样,闵公成了金地藏的第二个弟子。因他先入山门,被尊为“长老”,于是称道明为“师兄”,让他站在左侧,而自己作为师弟,立于右侧。
此后,闵公捐献全部家产,并联合城中大富商、居士,共同修建了化城寺。从此,化城寺成为地藏道场,九华山也逐渐成为佛教圣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