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道光修仙记

古时候有位神仙,名叫云中子,修得一身绝技,最拿手的是“点石成金”。他终日隐居在云雾山中打坐修炼,山下的善男信女闻名而来,个个想拜他为师,修得长生大道。可是云中子从不轻易收徒,哪怕有人跪在他面前苦求,他也只是微微眯眼斜瞥一眼,然后继续闭目打坐,任你百呼百唤不理会。

某天,一个英俊少年登上了云雾山。他叫薛道光,生得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,不轻易露笑,一看就是个读书人。薛道光虽家境殷实,却因看透世事,想要修道成仙,普渡众生,于是特地来拜云中子为师。

image.png

见到云中子正在打坐,他不敢惊扰,只在一旁恭恭敬敬站着,连一个招呼都没打。两个时辰过去了,云中子终于缓缓睁开眼,目光平静地扫了他一眼:“书生,不好好在家念书,跑来找我这个老神仙干嘛?”

薛道光拱手答道:“学生薛道光,愿拜师修道,超脱红尘,也能救济世人。”

云中子闻言,微微点头:“嗯,救济世人是好事。不过你可知道,修道成仙,可不是光打坐念经就行的。”

薛道光一愣:“那还需要什么?”

云中子笑了笑:“修道之前,先修心。要成仙,必须完成‘三千功’,也就是为百姓做三千件好事。你愿意吗?”

薛道光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愿意!只要能修道,我愿意做任何事。”

云中子满意地点点头:“好,你到崂山白云洞旁的老君洞去,那里有人需要你,去吧,驾!”

话音刚落,薛道光只觉耳边呼呼风响,脚下像踩着棉花一样,转眼就被送到了老君洞旁。

image.png

薛道光自此开始了他的行功之旅。他修桥铺路,采药治病,分文不取;自己种地养活自己,日子过得虽然清苦,但内心充实。三年过去了,他忽然有些想念师父。就在他动了这个念头的时候,云中子竟突然出现在他面前,似笑非笑地看着他。

“怎么样,小子,三年了,行了多少功啊?”

薛道光恭敬答道:“修了一座桥,铺了三条路,采药九篓,治病八十七人。”

云中子掐指一算,点点头:“三年,一百件好事。不错。”

薛道光皱起眉头:“可是师父,这样下去,要完成三千功,不是得花九十年吗?”

云中子笑了:“你以为功德那么容易积累?修道要耐得住寂寞,行善更要有恒心。”

薛道光叹了口气:“师父,这三年来,我天天忙着修桥铺路、采药治病,可您什么道法也没教我啊!”

云中子听了,摸了摸胡须:“小子,行功就是修道,难道你还没明白吗?不过,既然你想学点真本事,那我教你一招‘建殿起屋法’吧。”

话音刚落,云中子凑到薛道光耳边,念了一段咒语。只见老君洞旁忽然升起一片金碧辉煌的殿堂楼阁,气势恢宏,宛如仙境。

薛道光惊喜万分:“师父,这下总算有个安身的好地方了!”

谁知云中子笑而不语,只在他心念动的瞬间,那殿堂楼阁便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可薛道光有过目不忘的本领,等师傅一走,他也年年有词念起咒语来,果然,那殿堂楼阁又重新显现了出来。薛道光大喜,终于明白师父的本事不是凡俗之术。

有了安身之所,薛道光渐渐懈怠下来,不再修桥铺路,也不采药治病,只是每日打坐念经,想着这样也能修道成仙。

又过了三年,一天夜里,薛道光正睡得香甜,突然被雨淋醒。他一骨碌爬起来,却发现自己睡在了老君洞旁,殿堂楼阁全都消失了。他连忙念咒,可咒语再也不灵了。

正当他一筹莫展时,云中子提着灯笼缓缓走来,笑呵呵地问:“小子,这三年又行了多少功?”

薛道光低下头,不好意思地说:“没……没怎么行功,就在打坐念经。”

云中子收起笑容,语气一沉:“凡我弟子,功不到事不成!不行功,怎么成仙?记住,修道不是贪图享乐,懒散无为!”

说完,他手一挥,灯灭了,人也不见了。

薛道光这才恍然大悟,立刻重新投入行功。这一次,他更加勤奋,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忙碌,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。

三年后,云中子又来了,还是那熟悉的笑脸,开口便问:“这次行了多少功?”

薛道光昂首答道:“铺路八条,修桥四座,采药无数,治病救人无数,就连阎王的小鬼也抢不过我救的命!”

云中子闻言大笑:“好!好!跟我学道九年,果然没白费!今天我教你‘点石成金术’。”

说完,他在薛道光耳边念了一段咒语。薛道光依言念咒,对着一块青石喝道:“变!”那石头立刻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块。

薛道光大喜,又问:“师父,这法术能管多久?”

云中子笑着摇头:“三千年。”

薛道光听了,沉思片刻,忽然说道:“师父,我不想学这个法术了,也不想成仙了。我在这里修桥铺路,救人治病就够了。”

云中子愣了一下:“哦?为什么?”

薛道光答:“点石成金固然神奇,但三千年后,这法术失效了,世人岂不是因此受害?我不愿为了自己,害苦后人。”

云中子听后,仰天大笑:“好!好一个心怀天下的薛道光!就凭你这份德行,如今可以成仙了!”

话音未落,他拉起薛道光的胳膊,一起飞升天际。山下的人抬头仰望,依稀还能听见云中子的笑声:“功到自然成,心正便是道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