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大异斗鬼

元朝时,江南有个年轻人,名叫冯大异,他一向不信鬼神。凡是听到哪里有鬼神作怪,他就会挽起衣袖,过去管闲事。不管什么菩萨老爷,他都敢骂;不管什么庙里的神像,他都敢抱出来扔到河里。

这一年,他住在上蔡县的东门。一天,他到乡下去作客,走到半路时,天色已黑。四周荒无人烟,寒气袭人,怎么过夜呢?他四处张望,不远处有个柏树林,倒还可以避风寒,就走了进去,靠在一棵老树身上,打起瞌睡来。

不久,树林里的乌鸦忽然狂飞乱叫起来。冯大异被吵醒,睁开眼睛一看:不得了,怎么周围多了八九具尸体?这时,头顶上一声炸雷,暴雨倾盆而下,那些尸体全都站了起来,围了过来,逼近冯大异。

image.png

冯大异无处可逃,只好爬上树。那些尸体不会爬树,只能围着大树乱叫乱嘎,说道:“今夜非杀了你不可!否则的话,我们要倒霉了。” 不一会儿,雨停了,远处走来一个夜叉,头上长着两只角,青面猿牙,嗽嗽地叫着。一见那些尸体,他便把它们的头颅一个个拧下,像吃西瓜似的,格崩格崩地咬了起来。夜叉吃饱了,躺在树下睡觉,鼾声如雷。冯大异心想:此时不走,更待何时?他当机立断,滑下树便跑。谁知刚跑出百步左右,就听见夜叉追赶的声音。没办法,冯大异只好死命朝前逃。还好,前面有个破庙。冯大异一头撞进庙里,见殿内只有一个泥塑的菩萨,背后有个洞。他灵机一动,钻了进去。

忽然,那个泥菩萨发出响亮的笑声,说道:“他想抓你抓不到,我不想抓你,反倒让你自投罗网了。蛮好,今夜的点心有了,省得我再动脑筋去化斋,真是妨事一桩。”说罢,菩萨竟站起来,“略略咚”地走向庙外。冯大异不觉吓出一身冷汗,想爬出来,已来不及了。

说来也巧,菩萨的身躯太笨重,等他走到门口,却跨不过门槛,一下子摔倒在地,跌得粉身碎骨,朽木烂泥撒了一地。冯大异趁机逃了出来。

这时,月亮已下山,四周一片漆黑。冯大异心中慌乱,走着走着,不小心跌进了一个陷坑。坑深不可测,他感到耳边风声呼呼作响,却始终不见底。好不容易落到坑底,却围过来一群小鬼,牛头马面,尖嘴獠牙。有的头上长角,有的身上长翅膀,一个个穷凶极恶,口吐火焰。原来这里竟是鬼谷。小鬼们一见是冯大异,顿时喜出望外,异口同声地说:“好哇,仇人终于抓到了!”当场用铁镶把他捆绑起来,押到鬼主面前。

鬼王拍案大骂:“小子,你好大胆,竟敢与我们鬼神作对。想当初孔圣人还给我们留点脸面,说什么要‘敬而远之’呢。你倒好,想打就打,想骂就骂,你算老几?今天让你尝尝我的厉害!”说罢,命令小鬼们痛打冯大异一顿。

这一顿打下来,冯大异皮开肉绽,血肉模糊。鬼王又问:“你想砍成肉酱呢,还是拉成三丈长?” 冯大异心想,砍成肉酱不好办,就拉长吧。于是小鬼们把冯大异抱到一块大石板上,像搓面条那样,几十只手来回地搓。终于,冯大异越搓越长,扶起来一看,已像根摇摇晃晃的长竹竿。众小鬼哄堂大笑,纷纷骂他是“长竿怪”。

鬼王又问:“你想煮成浆汁呢,还是压成一尺矮?” 冯大异说:“那就压矮吧。” 于是,一帮小鬼又把他放在大石板上,像揉面似的揉来揉去。只听得浑身的关节发出“格格格”的响声,再扶起来一看,他已经只有一尺高了,扁扁的,活像只大螃蟹。众小鬼再次哄堂大笑,都骂他是“蟹怪”。

这时,边上一个老鬼笑呵呵地说:“谁叫你跟我们鬼神作对的?今天这个滋味不好受吧?好了好了,看你也够可怜的,今天就饶了你吧。”老鬼过来,双手拎起冯大异的肩膀,抖了几下,冯大异恢复成原来的模样。

鬼王说:“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。我们每人送他一样东西,给他留个纪念吧。”说罢,众小鬼纷纷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身体来送给冯大异:有的拨下自己的角去按在他头上;有的脱下尖嘴去按在他嘴唇上;有的给他装上了红头发,根根朝上翘,活像一团火;有的在他眼眶里嵌入了两颗碧蓝的大眼珠,把他装扮得鬼不鬼,人不人。最后,众鬼嘻嘻哈哈地将冯大异送回人间。

冯大异回到家里,谁还敢认他?大家都把他当成怪物了。他老婆只知道哭,他的小儿子一见他就吓得大叫,街坊邻居也纷纷赶来看稀奇,这日子怎么过下去呢?冯大异气愤交加,只好把自己关在房里,不吃不喝,只求早死。临死时,他对家人说:“我被那帮小鬼作弄,今天我要死了。你们一定要记得,不管我死了之后,要在我的棺材里放些纸张和笔墨,我还要跟他们到天上去打官司。三天之后,事情会有转机,我的官司会打赢。到那时,你们要在我的棺材前酒几杯薄酒,来庆祝我的胜利。”说完,他就死了。

三天后,上蔡县果然发生了灾祸。好端端的大晴天,顷刻之间风雨大作,乌云四起,雷霆轰鸣,大地震动。几抱粗的大树连根拔起,许多房屋的瓦片纷飞。冯大异当初跌下去的那个“鬼谷”不久后便陷成一个大湖,湖水全是血色。

这时,冯大异的家人忽然听到棺材里传出冯大异的声音:“我的官司打赢了,这帮恶鬼都被消灭了,我胸中的冤气终于吐了出来,你们该庆祝了!” 家人含着热泪,洒酒祭奠了一番,最后将他埋葬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