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音的漏沙锅

观音的漏沙锅
写字桌与果丹皮在国清寺的东院,有一口非常特别的大铁锅。这口锅可是大名鼎鼎,几乎每个来寺院的香客都要特意去看上一眼。它叫“漏沙锅”,不仅因为它大得惊人,还因为它有个神奇的传说。
传说很久很久以前,如来佛祖曾经化身为一位高僧,来到国清寺讲经说法。这消息一传开,四方僧侣和香客蜂拥而至,寺里顿时人满为患。讲经说法固然重要,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却成了摆在寺院面前的难题。于是,寺院特意铸造了一口巨大无比的锅,用来为众僧煮饭。
开讲那天,如来佛特意吩咐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负责分饭,又请观音菩萨来掌勺煮饭。他交代道:“今天讲经只有一个时辰,时辰一到,就要开斋,千万别耽误了时间。”
观音菩萨接过任务,心里一点不慌。她肩挑泉水,三两下就把大铁锅洗得干干净净,倒入清水,又放好米,点燃灶火,开始烧水煮饭。
灶膛里的火“噼啪”作响,锅盖上渐渐冒出了热气,眼看着饭就要熟了。就在这时,观音发现灶下的柴快烧完了,于是她起身去柴房搬柴。
再说说这国清寺左侧有座罗汉堂,里面供奉着五百尊罗汉。这些罗汉虽然成天打坐修行,但这次听说请了个女人来掌勺煮饭,心里顿时不满了。一个罗汉嘟囔着:“我们几百个男子汉大丈夫,难道还不如一个女人?”另一个罗汉接话道:“是啊,本寺从来不缺人手,干嘛非要找个外人来显摆?”
你一言我一语,议论声越来越大。罗汉们越说越气,越说越嫉妒,最后竟决定给观音菩萨捣捣乱,好让她出个丑。
趁着观音去搬柴的工夫,五百罗汉齐心协力,从寺前的小溪涧里搬来沙土,偷偷倒进了锅里,还把灶火撤掉,换上冷水。他们得意洋洋地想着:让她煮不熟饭,看她到时候怎么收场!
观音搬柴回来,刚走到灶前,就觉得有点不对劲。她仔细一看,锅上怎么不冒热气了?揭开锅盖一瞧,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:锅里的水已经冰凉,米上面还浮着一层焦黄的沙土。
观音心里一清二楚,这是五百罗汉在捣鬼。她并没有生气,反而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,心想:既然你们想捉弄我,那我就陪你们玩一玩。
她拿起丈把长的大铁铲,伸进锅里,从左到右搅了三搅,又从右到左搅了三搅。沙子比米重,在搅动下,全都沉到了锅底。接着,观音轻轻用铁铲在锅底戳出几个小洞,使出神通法力,默念咒语,让那些沙粒顺着洞口漏了出去。
几分钟后,锅里依然飘着香喷喷的米饭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。
不久,如来佛的讲经结束,到了开斋时间。观音端起铁饭铲,开始盛饭,白花花的米饭香气扑鼻。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端着饭碗,来回将饭送到斋堂,分给前来听经的僧侣和香客。
大家吃得津津有味,一个个大口大口地嚼着米饭,越吃越香,越吃越馋。五百罗汉站在门外,看着众人吃得香甜,心里又惊又疑:咦?我们不是在锅里放了沙子吗?这饭怎么还能煮熟?
如来佛看出了五百罗汉的神情有异,掐指一算,顿时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。他微微一笑,把五百罗汉和观音都叫到跟前。
“罗汉们,”佛祖笑眯眯地说,“你们是不是觉得女人掌勺就低人一等,所以才偷偷捣乱?”
五百罗汉个个低头不语,脸上满是羞愧。
如来佛又转向观音,问道:“观音,你是怎么把沙子清理掉的?”
观音平静地回答:“我只是想,沙子比米重,可以沉到锅底去,再戳几个洞让沙子漏出去,就能煮成饭了。”
如来佛点了点头,意味深长地说道:“罗汉斗观音,一场枉费心。你们看,关键时刻,靠的不是嫉妒和小聪明,而是智慧和心平气和。”
说完,他又笑着招呼五百罗汉:“来吧,吃个服气饭吧!”
五百罗汉羞得满脸通红,一个个溜回罗汉堂,再也不好意思出来吃饭了。这一顿饭,他们整整饿了一餐。
从此以后,国清寺的这口大锅就有了“漏沙锅”这个名字。人们每次提起这件事,总会津津乐道观音菩萨的机智和五百罗汉的尴尬。
这口锅不仅成了国清寺的一大奇观,也成了人们思考处世之道的一面镜子:遇事莫嫉妒,心平能化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