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翠瓜

传说在安徽怀安县城外,有一片神奇的瓜地,占地面积两亩多一点,这块地年年无人耕种,却年年长出个头大、香甜可口的西瓜,被人们称为“金翠瓜”。据说,这片地底下埋葬着一对悲情的年轻夫妻,男的叫金相,女的叫李翠平。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呢。

image.png

在清朝年间,年轻的金相不过二十一岁,母亲早逝,家境贫寒,靠着一小块地种西瓜勉强度日。虽然日子清苦,金相的性格却乐观开朗,唯一遗憾的是他长这么大,一直孤身一人。

image.png

这一年,金相的瓜田旁边,新添了一座坟,是一位被逼婚自尽的少女,当西瓜熟了,金相在田里搭了个简陋的瓜棚,每晚守在田边,担心有人来偷瓜。

一晚,月色如水,金相在瓜地里巡视。突然,他看到树丛间闪过一道白光,接着一位身穿素衣的少女悄然出现。金相揉了揉眼,心里暗暗惊奇:大半夜的,这姑娘来这儿干什么?

image.png

他走上前,柔声说道:“姑娘,这么晚了,你怎么会在这里?别想不开,生活总会有出路的。”少女淡淡一笑,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哀伤,却带着平静。她眉眼清秀,瓜子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,一袭素衣衬得她整个人飘然若仙,美得让人心疼。

image.png

“你怎么还没睡呀?”少女轻声反问道。这一问反而引起金相仔细打量,只见少女高挺的鼻梁,小巧的嘴巴,瓜子脸,丹凤眼,纤柔的腰肢,穿一件淡白色紧身长袍,显得洁白无瑕,美丽动人。金相看得痴了,竟一时无言。

金相愣了一下,急忙回答:“瓜熟了,怕有人来偷,我就过来守夜。”他赶忙解释完,邀请少女进棚坐坐,吃个西瓜解渴。少女微微一笑,摇了摇头,转身离去。金相恍惚间,少女的身影竟已消失在夜色中。他不禁心中一颤,急忙钻回棚里,把门关得严严实实。

image.png

第二晚,金相思前想后,虽有些害怕,但又觉得那少女并无恶意,便独自守在瓜棚里。果然,不久后白光再现,少女再次出现,站在树丛边,轻盈地向瓜田走来。金相忍不住轻声惊叹,冷汗直冒,但还是鼓起勇气开口叫住了她。

少女坐下来,与他聊起家常,金相也不掩饰,把自己的生活如实相告。听了他的讲述,少女眼圈一红,低声道:“大哥,你我都是苦命人,活着的人,有时比死去的更辛酸。”随即,她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身世:“我叫李翠平,家住城外五十里,是个农家女。继母把逼着我,嫁给一个年近半百的财主,洞房之夜我趁他醉酒上吊自尽,才得以保住清白。我父亲得知后,悲痛之下把我安葬在你的瓜田旁。我见你辛勤耕作,心生同情,才几次现身与你相见。”说完,翠平垂下头,满眼泪光,“我虽已成鬼,但绝无恶意,还请大哥不要害怕。”

image.png

金相听了翠平的身世,眼眶湿润,哽咽道:“我们虽然相识一场,但我把你当作亲人一般,会为你申冤。”两人谈到天亮,翠平依依不舍地告别,金相也叮嘱她晚上再来相会。

第二天一早,金相怀着一腔怒火到县衙击鼓鸣冤。县官冷冷地问他:“你有多少银两?”金相愤愤道:“申冤也要银子?”县官冷笑道:“穷苦百姓就交一百两吧。”金相气愤难耐,却无力支付,被打了五十大板赶出衙门。回到瓜棚,翠平看到他伤痕累累,心疼不已,细心为他疗伤。

image.png

从此,两人渐渐相依为命,日子虽苦,却总能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。转眼到了中秋夜,金相与翠平坐在瓜田边,赏月谈心,心意互通。翠平提议去湖边赏月,金相欣然答应。湖边皎洁的月光洒在水面,二人情话绵绵。

image.png

有一天,天降暴雨,二人匆忙跑回棚里。金相拿出翠平为他缝补的衣物,让她换上以防受凉。自己却要走出瓜棚,翠平叫住他说:“外面雨大,你再淋雨会得病的。”她让金相转身闭佳眼。翠平迅速脱下上衣和内衣,刚要穿金相的衣服,只听一个霹雳巨雷把她吓得打了个寒颤,金相应声急忙去扶她。翠平羞涩地急忙护住胸前,金相牢牢地把她楼在怀里,贸然地吻了她下,说:“如果你不嫌弃,就嫁给我吧。”翠平含情脉脉地点了点头,金相的心里如九月的甘蔗,一甜到心底。于是,两人在简陋的木榭中以雷声作为结婚炮竹,喜结良缘。

image.png

从此,二人过上了恩爱生活,但也只限于晚上,金相依旧为白日里无法与翠平相见而忧愁。他担心无法更好地照顾翠平,遂立下遗嘱,请朋友将来把自己与翠平合葬。不久后,金相在瓜田旁自缢身亡。朋友们感念他的痴情,遵照遗愿将他与翠平合葬,并立墓碑“金相、金李氏之墓”。

后来,这片土地从此年年长出甘甜的西瓜,人们称之为“金翠瓜”,象征着他们跨越生死的爱情。有人还说,每年中秋之夜,会看到金相和翠平带着孩子在瓜田中漫步,共享月光呢。